艾美特九江小家電產業園側記
為慶祝第200萬臺電風扇下線,2015年6月3日,艾美特在九江小家電產業園舉辦了慶祝儀式。艾美特集團副董事長蔡正富用他的另一個身份——艾美特電器(九江)有限公司董事長,為艾美特在九江小家電產業園完成制造的第200萬臺電風扇下線剪彩。
蔡正富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他說:“從去年10月10日正式投產,艾美特九江產業園生產有序進行,到今天,僅僅200多天,第200萬臺電風扇便順利下線,大家可以看到,什么是艾美特速度,也可以看到艾美特響應國家號召,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決心。”
落子九江,完善國內市場布局
6月3日,總是穿著西服出現在《電器》記者面前的蔡正富忽然穿了一身工作服,和往常一樣笑容可掬,卻增添了技術“范兒”。“從深圳到九江,艾美特人都抱著一顆敬業的心在做事情。”蔡正富的話聽上去平淡無奇,而在他身后,齊整整排列的艾美特電風扇“兵團”和正在有序運轉的各條生產線,以及充斥整個九江小家電產業園的嚴謹態度、創造力和高效率,讓這句話擲地有聲。
在艾美特安排下,《電器》記者參觀了艾美特九江小家電產業園。九江小家電產業園占地面積約為580畝,總建設面積近40萬平方米,用蔡正富的話來形容“隨便巡視一下就像是打了場高爾夫球”。他告訴記者:“九江小家電產業園是艾美特制造布局的重要一步,有著非同一般的戰略意義,考慮到未來發展的需要,九江基地專門配備了充足的物流倉儲空間,并預留了一些廠房,可以隨時增加生產線和設備,應對市場變化。”
據了解,艾美特建設九江小家電產業園是為了應對快速增長及不斷變化的中國市場。艾美特電器(九江)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3500萬美元,2014年2月簽約設立,10月10日投入生產,初期以生產電風扇、電暖器等季節性家電為主,逐步兼顧開發和生產空氣凈化器、除濕機、加濕機、換氣扇等智能家電,預計年產能將達到3000萬臺,目前聘用員工約2000人。
談到籌建新的生產基地,蔡正富表示,十年前,他就在考慮艾美特該在哪里投資建設新的生產基地。他說:“我一直在想,企業的規模超過10億元后,下一步要到哪里去,也曾為此考察了很多地區。2013年3月,艾美特集團股票在臺灣掛牌上市,投資新生產基地的計劃必須進一步推動。因此,艾美特制定了在2017年完成制造轉移,建成新的小家電產業園的計劃。”但實際情況完全出乎蔡正富的預料,九江的項目一上馬就迅速落實。2014年2月,艾美特和九江開發區簽訂意向書,5月20日簽約,10月10日正式投產,這讓蔡正富的計劃足足提前3年成為現實。
選擇落子九江,艾美特也是經過一番慎重權衡的,九江地處華東,毗鄰湘、鄂、皖三省,周邊省市經濟發達,消費水平高,且多為艾美特中國市場業務集中地區。“九江基地的建成投產是艾美特中國市場營銷部的重大利好消息。”艾美特集團副總經理、中國市場營銷總部部長丁和華解釋說,“1991年,艾美特選擇深圳是因為那時整個公司的業務是以外貿出口為主,深圳是一個做出口貿易非常便利的地方。然而,隨著艾美特逐步擴展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份額,深圳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開始減弱。對一些內陸城市市場,從深圳發貨,物流成本和物流時效都成了問題。所以,艾美特選擇在九江設立生產基地,2015年以來,銷售部門已經明顯感受到九江基地帶來的效率提升,不論生產效率,還是市場反應速度、物流速度都令人滿意。有了九江生產基地,艾美特可以做到長三角地區12小時內送達,并能大幅縮短對北方城市的物流配送時間,保證經銷商銷售積極性。這在沒有九江基地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基于深圳與九江的雙生產基地,艾美特將加大健康家電、生活智能系列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以及銷售力度。目前,艾美特深圳公司設有60多條組裝生產線,小家電生產能力可達每年2500萬臺。艾美特九江公司規劃年產小家電3000萬臺,未來艾美特集團的年產能可達5500萬臺。未來,艾美特電器(九江)有限公司將被打造為艾美特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生產、倉儲、物流中心和全國營銷結算中心,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自力更生,做最適合自己的“工業4.0”
當年投資、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當年納稅,艾美特在九江譜寫傳奇,成了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的經典案例。“在很多方面,九江生產基地的制造能力和生產水平甚至超過深圳總部。”說這話的時候,現任艾美特電器(九江)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張萬全相當自豪。
據介紹,為了響應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確保艾美特旗下產品品質過硬、提升生產效率解放勞動力,艾美特對九江生產基地的規劃、建設可謂不遺余力。
蔡正富一再強調,艾美特要做適合自己的“工業4.0”,作為小家電企業,對制造過程的自動化不能好高騖遠,要控制好投入產出比,要追求制造環節上的人與機器同步進入最佳狀態,提升效率的同時確保產品品質。
為提高生產效率,艾美特的生產部門和研發部門密切合作,定制生產線“智造”升級計劃。在九江生產基地,對電風扇生產線上的核心制造環節電機加工線和制網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后,每條電機加工線上的使用工人數從原來50人降至10人;每條制網生產線也從原來100人手工完成改造成自動化,未來所需作業人工數需求將降為20人。
塑料配件的設備全部是去年10月從臺灣購入,所有塑料配件都在這個車間完成,70%的設備用到機械手,不同的零件、不同顏色都靠機械手自動抓取,整個車間減少員工200人;噴涂工序實現全部自動化,避免對工人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導致工人受傷概率最大的沖壓課,以往需要8臺機器8個人完成操作,現在則由3臺機器獨立完成,成品合格率達到100%,效率提升3.5倍。
“沒有花錢去請國外的大公司設計,我們的‘工業4.0’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張萬全告訴《電器》記者,“小家電企業的生產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工序流程設置、零部件生產操作步驟以及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都是外人無法得到的。而艾美特在小家電制造領域有著豐富的生產經驗,也十分清楚自己設備改造要達到何種效果。目前來看,艾美特自力更生實現轉型升級的路走得非常順。”
如今,生產設備自動化改造已經被艾美特九江生產基地列入長期發展規劃,艾美特將不斷加強在這個環節上的投入。張萬全補充說,“自動化改造不僅有利于企業產能的提高,對優化員工工作環境也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九江生產基地的多條生產線都實現了人員減半,效率提升50%;在制網課車間,未經自動化設備改造之前,車間噪聲比較大,很難留住員工,而通過設備改造,這一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全面升級,“智造”產品
2015年3月,艾美特集團發布全新品牌戰略——舒適環境,為您智造,專注空氣流動、效率與品質相關的小家電產品制造,艾美特九江公司也在執行此項品牌戰略,不斷豐富產品結構。九江生產基地產品展示廳里,密密麻麻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小家電。丁和華介紹說:“陸陸續續地,艾美特會把更多的產品放在九江生產基地完成制造環節,而產品的品質則一如既往地堅持艾美特的精品路線。實現產品‘智造’升級,艾美特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創新實用的智能小家電,改善消費者的生活細節,給人們帶來更加舒適、便捷的生活體驗。”
據了解,作為專注空氣品質改善類小家電品牌,艾美特在空氣改善技術研發方面不斷創新突破。2011年,艾美特自主研發出首臺DCⅢ直流變頻風扇,憑借“52天低至一度電”(按一天8小時計,用2.36W功率的一檔風速,52天用電量低至1度)的優勢創下良好銷售業績;2013年艾美特與迪士尼跨界合作推出迪士尼公主扇系列,節能環保同時兼具時尚外觀設計;2014年率先實現風扇與智能手機藍牙遙控技術結合,推出第一臺APP直流變頻風扇;2015年艾美特電風扇技術繼續改革創新,加入Wi-Fi APP控制、等離子凈化、7片羽翼設計等技術,全面滿足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生活的追求。
(《電器》雜志 趙明)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會員可憑借會員賬號登陸“下載專區”,閱讀更多《電器》雜志精彩文章
上一篇: 互聯網+時代的智能家電企業云
下一篇: 思科普:美國EPA新規對制冷劑應用的影響